魔笛-夜后-聲樂樂器化
或許每對情人會有引發他們愛情火花共同的音樂,可能有些人會特別鍾愛一些曲子使得在他的一生,屬於他的音樂代表著他意識中美好的事物。
音樂是很神奇的東西。從工程角度來看,在頻譜中,它也許只是頻率低於20kHz的凌亂訊號。那為何所謂的旋律會是音樂的元素,而吵雜聲響不是音樂的元素呢?這句問句是假設有這樣疑問的人只大概愛聽浪漫時期之前的西洋古典音樂作品。
似乎離題了,魔笛是莫札特後期的著名歌劇。相關細節可以從其他網站得到大量資料。這音樂從我當兵之前就在聽,直到當兵期間(趁晚上睡覺時偷偷摸摸的聽),然後是工作。
莫札特的歌劇一直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所有聲樂角色所唱的內容是平衡的。無論醜角主角與否,他們所唱的都令人感到好聽。我喜歡的是Klemperer的版本。在他的指揮下,節奏是慢而平穩的相較於其他指揮。
魔笛最引人注意的是夜后二齣著名快速音群的飆歌。當我第一次聽到時,我想著怎會有如此的聲響美過我所聽過的所有器樂?是否,另一角度來看,是不是該用小提琴來演奏那兩段呢?也許這兩齣,大概就是人聲的極限代表作品之一吧。喜歡魔笛的人也許就是從這這兩齣曲子開始聽起的吧?!
魔笛迷人之處,並不僅於此。一種平衡感,來自於所有角色的完美樂句。我不會特別只喜歡夜后的飆歌,而是其中各個配角所唱的優美旋律。那就是它為何不朽之處吧。
Pa--pa-pa,(papageno)
Pa--pa-pa,(papagena)
pa-pa-pa-pa,(papageno)
pa-pa-pa-pa,(papagena)
pa-pa-pa-pa-pa-pa--'pa,(papageno)
pa-pa-pa-pa-pa-pa--'pa,(papagena)
...
Labels: Thought with Music